发布时间:2022-08-15浏览次数:241
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(记者 陈康亮)7月首个交易日,中国A股总体走强,主要股指飘红收官,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当天涨逾1%。
截至3日收盘,上证指数报3243点,涨1.31%;深证成指报11091点,涨幅0.59%;创业板指报2228点,涨0.6%。
具体板块方面,当天A股大多数板块上涨。其中,保险、汽车整车板块表现亮眼,涨幅居前,截至收盘分别上涨4.63%和4.34%。
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,6月财新制造业PMI(采购经理指数)好于预期,维持在荣枯线之上,加上中国官方6月制造业PMI有所改善,相关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维持扩张态势,对股市属于利好消息。
据媒体报道,最新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报50.5,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。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,6月份,中国制造业PMI为49.0%,比上月上升0.2个百分点,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。
展望未来,李大霄认为,随着提振经济的政策不断推出,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值得期待,对股票市场的支撑作用亦会慢慢加强,A股有望迎来“红七月”。
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表示,展望7月,近期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企稳迹象,预计中国官方将持续推出稳增长政策,利好经济;海外方面,美联储加息已接近尾声,有助于外资重新回流A股。总体而言,此前市场的调整消化了相关悲观预期,当前中国经济开始企稳,美联储加息逐渐接近尾声,A股主要指数有望保持上行态势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
中新网合肥7月3日电 (记者 张强)记者3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安徽夏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。截至7月2日,安徽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393万吨,占预计收购量44%。
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,抓好夏粮收购对于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、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。安徽省小麦自5月25日由南向北陆续上市后,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强化夏粮收购组织部署,发挥市场化收购主导作用,坚决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的底线。
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说,今年安徽省部分地区小麦虽然不完善粒超标,但真菌霉素等卫生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。芽麦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价格较低,饲料企业收购芽麦作为生产原料的积极性高,芽麦收购价格持续上涨,目前达到1.28元/斤,整体销售顺畅。
此外,安徽夏粮收购市场主体多元购销活跃。安徽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,同时江西、湖北、河南、陕西、浙江等省部分粮库以及加工企业来皖采购小麦,市场购销活力大大提升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等不靠,采取自主购销、合作经营、代购代储等灵活方式,拓宽粮食收购渠道。政府储备粮收储企业提前对接市场合格粮源,加紧开展小麦轮入工作,发挥政府储备价格引导作用。
据统计,今年安徽全省参与夏粮收购企业达1190家,较去年增加25家。其中,国有粮食收储企业327家、粮食贸易企业163家、粮食加工转化企业700家。
曹越方说,从目前市场行情和安徽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价格看,今年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可能性不大。
据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朱军介绍,当前安徽夏收工作全面启动,为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,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已备足夏粮收购资金200亿元,确保“钱等粮”。全力支持政策性收储,积极支持市场化收购与粮食全产业链发展,全力以赴确保夏收工作平稳有序运行,筑牢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。
下一步,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继续做好粮油市场价格监测,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做好小麦收购进度、价格和质量监测报告工作,重要指标实行“日报告”制度。督导政府储备粮收储企业加快小麦轮入和增储收购进度,发挥政府储备价格引导作用。
同时,拓展产销合作,吸引省外、销区企业前来收购粮食,与中央企业、省内外大型用粮企业对接,建立粮食购销贸易、仓库租赁、代收、代储、代销等多种合作方式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扩大安徽粮食销售市场。
此外,加强对市县粮食收购工作督查指导,深入一线收储库点、粮站等,了解地方收购进展情况,协调解决相关问题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防止夏粮收购中发生安全事故。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夏粮收购执法监督检查,加强市场监管的覆盖面和穿透力,切实维护好收购秩序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